1.垫板和底座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,垫板必须铺设稳定,不得悬挂。
2、设置柱时,严禁混合不同外径的钢管,相邻柱的对接紧固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,错开距离应满足结构要求。
3.立柱开始搭设时,应每6个跨度设置一个抛撑,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,才能根据情况拆除。
4.当连接到墙件的结构层时,立柱、纵向水平杆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。
5.封闭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周围交叉,并用直角紧固件固定在内外角柱上。
6.双排脚手架水平杆从墙一端到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得大于100mm。
7.脚手架操作层高于连墙件两步时,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,直至连墙件安装完毕。
8.剪刀支撑和横向支撑应与柱、纵横水平杆同步搭设。剪刀支撑、横向支撑等紧固件的中心线距离主节点不得大于150mm。
脚手架由垫板、底座、立杆、大、小横杆、斜撑、抛撑、剪刀撑、连墙杆、扫地杆及其附件组成。以下是其主要功能的介绍:
1.立杆(又称立柱、站杆、冲天杆、立杆等):垂直于地面是脚手架的主要受力杆。它的功能是通过底座和垫板将脚手板上的所有荷载传递到基础上。
2.大横杆(又称顺水杆、纵向水平杆、牵杆等。):与墙面平行。它的作用是将脚手板上的所有荷载连接到立杆上。
3.小横杆(又称横楞、横担、横向水平杆、六尺杆、排木):垂直于墙壁,作用是直接承受脚手板上的荷载,并将这部分荷载传递到大横杆上。在双排脚手架中,它是连接内外两排脚手架以提高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4.斜撑(又称斜撑、八字撑):与脚手架外立杆紧密连接,与立杆斜交,与地面形成45°-60°角,上下连续设置,形状像之字。主要设置在脚手架的拐角处,防止脚手架沿纵长方向倾斜,承受水平力。
5.剪刀支撑(又称十字支撑和十字盖):脚手架外侧设置的双支斜杆相互交叉,与地面形成45°-60°夹角。作用是将脚手架连接起来,承受脚手架的水平作用力,提高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。
6.抛撑(又称支撑和压栏):是设置在脚手架外排(周围),从地面支撑脚手架的斜杆,一般与地面成60°夹角的作用是增加脚手架的横向稳定性,防止脚手架向外倾斜或倾斜。在支撑脚手架的早期阶段和拆除脚手架的剩余步骤时,其作用尤为重要。抛支架采用水平支撑(也称马梁、反支撑)与脚手架杆连接,以提高稳定性。
7、连墙杆(也称拉接):沿立杆垂直(垂直)不大于4米,水平方向不大于7米,设置与主体结构相连的水平杆,作用是承受脚手架的所有风荷载和脚手架内外立杆下沉不均匀。
8.扫地杆:靠近地面的纵向水平杆,其作用是增强脚手架立杆根部的稳定性。
9.脚手板(又称跳板、架板):是直接承受施工荷载的构件,铺在小横杆上。